区块链这个概念自诞生起就一直强调去中心化。随着技术的发展,区块链技术也展现了不同的形态:公有链、私有链和联盟链,当然与公链相对应的还有测试链、侧链和 Layer 2 等概念,后面我们再学习。今天我们来讨论一下公链、私链和联盟链各自的优缺点。
公链
首先我们先来说公有链,公有链是指任何人都可以读取并发送交易,而且交易能够在区块链上得到有效的确认,任何人都可参与其中共识过程和维护共享账本,所以,公链是完全去中心化的,所有数据公开透明,没有任何个人或者机构可以控制或篡改其中数据的读写。公链具有保护用户免受开发者的影响、访问门槛低、所有数据默认公开等特点。

有人将公链比作区块链世界的“操作系统”,是区块链的底层协议和基础设施。它能够为区块链搭建分布式数据存储空间,利用加密算法保证网络安全,通过共识机制和激励机制维护节点网络的运行。是不是有点耳熟?
我们之前一直在讲的比特币就是出现的第一个公链。比特币最初的定位是支付工具,只进行价值传输,所以删减了许多脚本指令,也正是因为这样它的安全指数非常高。但也有大的弊端,因为它脚本语言不完备,所以不能执行循环语句,导致它的可扩展性较差,也因此许多高级应用无法建立在比特币脚本之上。除了比特币,第二大公链就是以太坊。以太坊被称为“世界计算机”,它与比特币最大的区别在于它是一个具备图灵完备脚本、可编程的区块链平台,它允许用户按照自己的意愿创建复杂的操作,可以作为多种类型的去中心化区块链应用的平台。
- 那公有链有什么缺点呢,首先公有链的数据是全网公开透明的,这种情况注定其不适合所有行业;比如政府,银行,证券行业怎么可能让内部数据全部公开呢?
- 第二点就是它的处理速度;例如比特币每秒能处理的交易只有7笔,以太坊虽然有些进步但也只能每秒处理15笔左右,因为公有链需要全网节点共同参与,虽然实现了去中心化,但也严重影响了交易速度。
私链
私有是指只有一个组织对网络拥有权限,因此,这意味着它不向公众开放。由于参与的节点是有限和可控的,因此私有链具有交易速度快,隐私保护强,交易成本更低,不容易被恶意攻击等优势。
相比较而言,私有链不具备去中心化,就像很多国内 NFT 交易平台是私链一样,属于伪区块链,玩家也查不到交易数据。
联盟链
联盟链,是只针对某个特定群体的成员和有限的第三方,其内部指定多个预选节点为记账人,每个区块的生成由所有预选节点共同决定。
联盟链的数据只允许系统内的机构进行读写和发送交易,并且共同来记录交易数据,具有低成本运行和维护、高交易速度、良好的扩展性等优点,是半公开化、半去中心化的链。当然为了获得更好的性能,联盟链对于共识或验证节点的配置和网络环境也有一定要求。
目前得到普遍认可的联盟链项目,是由 IBM 推出的Fabrice,它是Hyper-Ledger(超级账本)基础设施的主要项目之一。
联盟链适合于机构间 B2B 的应用场景。这里借用网上的一个例子:银行与银行之间进行支付、结算、清算的系统就可以采用联盟链的形式,将各家银行的网关节点作为记账节点,当网络上有超过2/3的节点确认一个区块,该区块记录的交易将得到全网确认。